眼泪总是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流眼泪常常被认为代表着忧伤,但有许多人明明不忧伤,眼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尤其是遇到强光、吹风的时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医生告诉你:“你眼睛的‘下水道’可能堵了。”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我们眼科的常见病,指泪液从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排入鼻腔的通路发生阻塞,而使泪液不能或不畅排出,通俗来说是泪水排出的“下水道”发生狭窄或堵塞,表现为无法控制地流眼泪,多发于成年女性和中老年人,长期溢泪还会并发急慢性泪囊炎,进而炎症可向眶内蔓延,危及视力或生命。
眼睛里的“下水道” 在靠近我们内眼角的地方有一个小点,这是泪道的开口,称为泪小点。“下水道”的结构包括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因此,“下水道”任意部位、各种原因造成的阻塞,会导致泪道阻塞性疾病。通常分为两类:
(1)泪小点异常:包括泪点狭窄、闭锁或缺如。
(2)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包括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结石、外伤、异物等。
探探“下水道”寻真相 泪道冲洗是泪道阻塞性疾病较常见的检查,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冲“下水道”。它是通过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打入我们的泪道,若冲洗时阻力较大,冲洗液返流或从另一泪小管流出,表示泪道阻塞,不同部位的泪道阻塞冲洗液的逆流的方向也不同。
而另一常见方法——泪道探通法,则类似于疏通“下水道”的过程,它是通过使用专用的泪道探针推进泪道,根据推进过程中的阻力判断阻塞位置,根据破膜的落空感,判断阻塞的程度。泪道探通对于新生儿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也有一定的医治作用。泪道探通时切忌使用暴力,否则可能损伤泪道粘膜而产生假道,导致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要做手术莫担心
得了泪道阻塞性疾病,先考虑保守医治,包括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和泪囊区按摩。若辅助医治没用,则要考虑手术医治。许多患者往往一听到手术医治,常常心生恐惧。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的泪道手术已经成熟,而且大多数都是微创手术,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较快。
个性化医治是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阻塞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泪点狭窄或闭锁可选泪点扩张术、咬切术、置管。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多采用泪道探通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