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是常见且危害性比较大的致盲性眼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易发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及高度近视人群,尤其是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继白内障、青光眼之后的第三大致盲性眼病。而据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其中,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患病率高达 24.7-37.5%。换句话说是,100个人里,有近12人血糖高,近3~5人患有“糖网”,致盲隐患在我们身边。
那么,为什么眼底疾病这么可怕,但在生活中,却似乎从未听说过?
眼科医生说:“临床问诊过程中,确实发现不少患者对眼底病的认识不够,尤其是老年人,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后,都以为是年龄大的原因,但眼底病其实是常常伴随着“年龄增长”和“慢性疾病”,偷偷地到来,等到症状十分明显到院看诊时,病情已经延误,医治难度加大,即使能够手术,视力恢复情况也并不理想。”
为此,眼科医生提醒,以下高危人群应每年至少做一次眼底检查。
1、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和眼底病息息相关,因这类疾病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导致眼底的血管发生改变,严重的话会导致视网膜出血、脱离等疾病,结果导致视力损伤,甚至是失明。
2、高度近视人群(600度以上)
高度近视是引起视网膜脱离常见的原因之一。高度近视者眼部结构会发生变化,眼轴拉长,眼球逐渐扩张,而视网膜发育成熟后面积是固定的,随着眼球外壁巩膜的扩张,视网膜会被牵拉得越来越薄,继而导致视网膜出现“破洞”,导致视网膜脱离。
3、中老年人
视网膜脱离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且多数有高度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玻璃体逐渐液化、变性,并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增加。
4、经常用眼过度的人群
有研究显示,白领群体中,视网膜脱落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电子辐射和过度用眼。特别是原本近视的人,眼轴比正常人长,血液供应不好,一旦眼睛过于疲劳,容易揉眼,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眼科医生强调,眼睛“年检”十分必要。如果能做到及时发现,在早期进行药或激光医治,不但质量好、费用低、痛苦也少、恢复时间还短,晚期医治预后差、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不仅如此,眼底作为全身唯一可以直接看到血管和神经的器官,还是反映全身健康状况的窗口”。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血管的健康状况,筛查出眼底病变,同时视网膜上的血管还可反映出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及健康情况,辅助诊断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
文献来源:
转载自爱尔眼科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