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固原爱尔

2021-02-07 13:44

  干眼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有70%左右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由此可见,眼睛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干眼症是人类常见的眼病之一。

  一般来说,干眼症的形成病因有以下几点:

  1.眼外伤或眼部器质损伤。

  2.长时间看手机,特别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

  3.高强度用眼,长时间阅读、看电脑。

  4.长期熬夜。

  5.长期用眼药水。

  6.老龄化。

  7.妇女产后干眼。

  8.长期戴隐形眼镜。

  9.沙眼或结膜炎后遗症。

  10.一些疾病并发症。(干燥症、糖尿病等)。

  11.一些手术副作用。(眼科手术、近视激光手术、面神经手术、腮腺手术等)。

  12.药副作用。

  13.其它物理刺激(电焊工、司机、眼睛长期吹风等)。

  14.其它化学刺激(化妆品、化工原料等)

  干眼症的诊断:

  1.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 <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蕨类”减少甚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锐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9.乳铁蛋白 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去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去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尤其LTD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向我们咨询,固原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固原底图.jpg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仿今日头条 http://127.0.0.36/ 陇ICP备13000846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0148616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