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临床表现是截然不同的。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临床前期:指一眼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另一眼无症状但有浅前房房角窄即可诊断;有青光眼家族史,有前房浅房角窄,激发试验阳性者。此期需做预防性虹膜切除。
(2)前驱期(先兆期):可能只有轻微眼胀,虹视等症状,经过休息或者睡眠后缓解,不足以引起重视,当反复小发作后视野出现严重受损,无法挽回。
(3)急性发作期:眼剧烈胀疼、头疼、视力下降、伴恶心呕吐。检查发现眼压高、角膜水肿、眼前部充血、瞳孔散大、前房极浅、房角关闭、视野受损。发作须马上到医院看诊,降眼压诊治,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视神经损伤。
(4)间歇期:发作后经诊治或自行缓解,房角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
(5)慢性期:眼压高,房角粘连,视野受损严重逐渐失明。
(6)期:视力丧失无光感,眼压持续升高。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不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闭那样典型,可能只是轻微眼胀疼,前房浅,眼压高,视野受损,此类青光眼因无明显的症状,患者大多耽误诊治,来诊时已是晚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3.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部分病人有轻微眼部酸胀,偶有虹视,大多无任何症状,这也是比较危险的,青光眼损害的是视野,并不损害中部视力,许多病人有甚至1.0的视力但已是管状视野,因无症状提示患者看诊,等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4.婴幼儿型青光眼
常见症状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增大、角膜变白等。
青光眼该如何诊治?
青光眼是复杂的眼病,青光眼的诊治必须实行个体化诊治,也是依据每个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诊治方案,不能一概而论。总的分为药诊治、激光诊治和手术诊治。青光眼诊治的目的是通过降眼压保存现有的视功能,青光眼已经引起的视神经损害时无法挽回的。
1.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多采取药诊治,药诊治无效或者中晚期患者需手术诊治;2.闭角型青光眼根据房角和白内障的情况可采取激光诊治、小梁切除、青白联合+IOL植入或者单纯白内障+IOL植入手术;3.婴幼儿型青光眼多采取小梁切开+小梁切除术;4.继发性青光眼依据病因采取诊治。
怎么知道自己是得了青光眼?
1.眼压升高
用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有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的像石头一样。同时,角膜雾状水肿是眼压升高的表现。
2.视野变窄,视力减退
3.头疼眼胀
由于眼压急剧上升,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疼,患者常感到偏头他、眼睛胀疼。
4.恶心呕吐
眼压升高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
5.虹视
由于眼压升高,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折光改变,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蓝,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
银川爱尔眼科眼科医院医生提示您:
一般来说,青光眼不能被诊治,但能被控制,一旦确诊,需要经常地、长期的护理,不停地观察和诊治以控制眼压,从而保护视神经,防止视力损坏。眼药水,口服药,激光手术和显微手术在长期控制眼压方面是相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