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日是由世界青光眼联合会(World Glaucoma As sociation,WGA)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World Glaucoma Patient Association,WGPA)共同发起的一项世界性行动,即每年一次的“世界青光眼日(World Glaucoma Day)”,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
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医生告诉大家,青光眼是搜集二位致盲的眼病,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引起的视野损害是不可恢复的。因此,青光眼早发现早诊治尤为关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为0.52%,50岁以上人群达2.07%,其中10%的病人因青光眼而失明。因此高度重视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合理诊治,保存有效视力。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当眼压高过了眼部组织(主要为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则引起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人们通常难以发现,若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青光眼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一般存在异常解剖因素,多与遗传有关,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以等导致房水流出障碍的潜在因素,在外界诱因下如生气、激动、暗室工作等引起眼内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继发性青光眼多由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有关。青光眼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诊治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青光眼是怎样形成的?
眼的内部压力——眼压取决于房水产生的量和房水外流的阻力。眼睛的房水是由睫状体的睫状突生成,储存在眼球的前半部,主要功能是供给眼睛营养。房水如不能顺利流出,则眼压升高。当眼压超过了眼部组织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青光眼的病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2.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闭角型青光眼形成。
3.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青光眼发病率较高,部分近视患者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且眼轴短的患者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
4.全身疾病:
常见的是是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而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等眼底血管病变如得不到诊治会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用药不当:
常见的为青光眼,无论局部还是全身应用药,比如皮肤病、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需要长期应用激素时,必须定期测眼压。
尤其注意的是许多慢性结膜炎的患者,在无医生指导下经验性自行长期用眼药水,引起青光眼,此类青光眼眼压上升缓慢,大多无任何症状。
6.年龄、性别因素:
开角型青光眼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7.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