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青光眼一般情况下40岁之间才会出现的,但是为什么如果这种疾病逐渐低龄化呢?现在一些还在上学的青少年都会患有青光眼,这是为什么呢?同时还有两类人也是易发青光眼的。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为您解答。
三类人群要格外注意青光眼致盲风险,三类人群分别是:
1、青少年:高度近视或是潜行性青光眼
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世界第二,人们都知道近视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却少有人知道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是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
含有近视眼的人以为他们独特的解剖关系,所以对高眼压的耐受性相对差一些,这样会容易出现眼压增高损伤视神经,不过因为近视眼的人的巩膜硬度低,还要用压陷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常偏低,这样不容易发现高眼压的。
同时,90%以上的青少年性青光眼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因近视、视疲劳、头疼、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诊治,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因此,对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青少年,应予全面的青光眼排查。
2、中年人:“视频终端综合征”为青光眼埋下隐患
活跃在职场的中年人多为各个公司、部门的中流砥柱,对他们来说,一天面对电脑十多个小时是常事。过度的近距离用眼,晶体需通过变焦增厚使近距离物体成像始终保持清晰,晶体的膨胀,导致前房角变窄,对于眼轴较短者可使房水排出受到一定的阻碍,容易引起眼压增高,这是“视频终端综合征”的症状之一。
此外,在暗光中操作电脑也易诱发青光眼。若光线较暗,瞳孔容易散大,房角变窄,房水排出受阻,而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会引起眼睛房水分泌过多。使眼压增高,长时间的高眼压可造成视神经损害,导致青光眼。
因此,35岁以后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底、眼压、及屈光状态。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年。如属于高危人群,更要警惕青光眼来袭,尤其是父母患有青光眼,或一只眼已经确诊青光眼的人,都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经常在傍晚出现眼胀、头疼、虹视等自觉症状者,应考虑患青光眼的可能。一旦确诊为青光眼,必须依据不同类型选择药或者手术,以防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3、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眼科检查
糖尿患病被公认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发生率为12.6%,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的原因在于: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灌注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在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发生肿胀,导致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重要的是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房角关闭期,眼压升高十分顽固,眼痛剧烈且难以控制,同时治也复杂和困难。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